close
需不需要?閱讀網站熱烈討論,各有論點

    遠流博識網的「繪本花園」近日異常熱鬧,兒童文學學者林真美的一篇文章〈繪本「導讀」,誰來喊「cut」?〉,引起熱烈討論,不僅大人們爭論不休,也有小孩上網表達意見。
 「導讀」指的是指導讀者閱讀的文章,通常置於書末,由譯者或專業評論者執筆。導讀跟附錄不同,附錄是提供讀者該書的周邊訊息,如作者簡介等相關資料。

    眾人爭論的焦點在於繪本裡「到底要不要放導讀」?反對在書中附錄導讀的林真美表示,她主要反對的理由是「被指導閱讀」這件事,等於預設讀者在閱讀上不具主體性。以國外的例子而言,歐美或日本的繪本都沒有附錄導讀,頂多是附上作者簡介或書評。

    但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則認為,導讀有其必要。因為台灣的家長不是看繪本長大的,教導小孩閱讀繪本時常感陌生與恐懼。根據她與各地讀者實際接觸的經驗,發現家長在選書時基於教養與經濟上的考量,希望選擇有教育意義的書,因此需要參考導讀。而這跟讀者所在的社會條件也有關係,如都會區、受高等教育的讀者,可能不需要導讀,就算看了也不會照單全收。

    因此,柯倩華認為應是討論導讀怎麼做比較好?她認為並非所有的繪本都需要導讀,有些不言自明的書就不需要。但如《生氣的亞瑟》,書中全部都是小孩生氣的樣子,有家長擔心,是否會鼓勵小孩生氣?這種書就需要導讀,其中的拿捏還是需要出版社謹慎把關。

    「需不需要導讀沒有絕對的答案,是因人而異。」誠品書店童書採購副理張淑瓊表示,累積多年繪本閱讀經驗的人可能不需要導讀,但她自己喜歡看導讀,因為可以獲得多元的觀點。她認為「教導讀者不要盡信導讀,可能更為重要。」她並認為應把問題放回台灣的時空脈絡下來談。繪本約在1980年代開始引進,當時台灣大小讀者對繪本非常陌生,因此出版社喜歡印製所謂的「媽媽手冊」,提供母親與孩子共讀時所需的指導方向。到了90年代,繪本開始大量出版,媽媽手冊便演變為導讀。

    反過來看,若無導讀,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繪本?林真美認為和英出版社以夾頁方式附加相關資料,是比較好的方式。她也建議兒童文學工作者多寫繪本研究書籍,例如在日本,繪本是不附導讀的,但書市有很多繪本研究的書籍,如《影響世界的12個繪本作家》、《繪本與繪本作家》等,都是很好的參考書籍。

    其實,應出版社要求寫作導讀,費時又費工。經常為繪本撰寫導讀的柯倩華就覺得「導讀像美術館的導覽,幫助讀者了解、欣賞作品的觀點或資訊。」因此她的「導讀」包括:作者的創作理念、使用的文學技巧、相關評論與討論,或者比較同類作品之異同,需要蒐集很多資料,並非發表個人感想而已。

    出版社邀請專家撰寫導讀,既是因應市場的需求,也是提供服務。台灣東方出版社主編李黨表示,繪本有個特別的作用:親子共讀,但很多家長不知如何利用繪本與孩子互動?導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她並認為導讀放在作品之後,並不會阻礙閱讀或左右讀者想法,反而可以提醒讀者忽略之處。但國北師幼教系教授蔡敏玲則認為「導讀」二字明顯是要讀者「用這種方式讀」或「我來教你怎麼讀」,對原就不太具信心的父母,恐怕反更使其無法建立信心。

    李黨承認,多數家長對繪本不夠了解,常覺得繪本頁數少、字少、價錢又高,希望能物盡其用,有時的確是看了導讀才決定買書。但長期在書店工作的張淑瓊表示,有無導讀並不影響繪本的銷售,銷售好壞的根本,還是在書的品質好或不好。但她也觀察到,在誠品,童書區內經常有家長請店員推薦好書,但成人書區就沒有這種現象,原因何在?因為成人習於自己挑書,而童書由家長挑選,似乎先天上背負著較多期待。

    繪本導讀該存或廢,目前仍無定論。林真美坦言,網路上的熱烈討論超乎她的想像,但很高興能引起大家的交流。她說,「我只是丟出問題,希望每個環節的人都能思考這個問題,譬如:讀者能不能不要那麼依賴導讀,出版社重新思考放不放導讀,導讀人下筆前更該三思,如何提供多元觀點,而非個人式的主導。」

來源:中國時報•開卷版/ 陳瓊如(文字工作者)(200410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odman 的頭像
    woodman

    生活,在童書裡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