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We Found a Hat》(2016.10.11)出版的關係,我們家又共讀了《I Want My Hat Back》和《This Is Not My Hat》,作者Jon Klassen出版了三本以帽子為主題的繪本,三本書的主角都不一樣,故事也沒有連貫性,唯一相同的是三個故事中都有戴帽子的動物。

讀這三本書很過癮,因為圖像和文字同時在說故事,眼晴和頭腦很忙,忙著把這兩條線匯整成一條,《We Found a Hat》算是有個明確結局的故事,但是《I Want My Hat Back》和《This Is Not My Hat》的結局卻是開放式,就是作者沒有透過圖像或文字明確的告訴讀者故事的最終到底為何,這幾天我們比較常翻閱的是《This Is Not My Hat》,因為老二小人說他喜歡小魚,覺得戴著小帽子的小魚好可愛,這正是書中小魚偷帽子的理由,覺得自己戴起來很好看。

老二小人(2yrs10mos)邊翻著書邊說:啊,大魚拿到帽子了。
媽媽:因為帽子是他的,他想要拿回來。
老二小人:因為小魚不見了,所以他拿到帽子了。
媽媽:你覺得小魚去哪裡了?
老二小人:不知道,他走了,所以大魚拿到帽子了。

在一旁聽到我們對話的老大小人(6yrs10mos)插嘴說:小魚被大魚吃掉了。

聽到這個回答的老二愣了一下,但隨即發現這是個可以被接受的答案。

姑且不論〝小魚被大魚吃掉了〞這個推論是否是唯一可能出現的結局,但以老大小人的年紀加上他本來就有閱讀習慣,推敲出這個答案對他來說並不難,我訝異的是老二小人說出〝小魚不見了,所以大魚拿回帽子〞,因為原本認為以他的年紀來說可能看不懂這樣的文字和圖像同時在說故事的書,會說話的他,當然可以邊翻閱繪本,邊編織著和圖像相關的故事,正常有說話能力的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做到這點,但〝隨著圖像編故事〞和〝看懂故事〞是兩件事,〝編故事〞靠創造或聯想,而〝看懂故事〞除了聯想,還要經過邏輯思考。我想,這老二小人這看懂故事的能力,除了透過平常的閱讀習慣建立起來之外,還包括了大量接觸大自然(請見:【孩童x大自然x邏輯】 大自然與孩童的邏輯概念)無形中培養出他邏輯思考能力。

閱讀是顆會在人的身上發芽的神奇種子,而孩子們則身藏有許多讓人無法預測的驚奇,充滿驚奇的能量會讓神奇的種子發展成出什麼樣奇妙的事物,我拭目以待!


●同場相映:【親子共讀x繪本】 神奇的毛線之神奇的閱讀力

arrow
arrow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