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作者特寫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中心(The Library of Congress's Center for the Book)、美國童書協會(The Children’s Book Council)及美國童書協會基金主導下,知名童書作家約翰•席斯卡(Jon Scieszka)被指派為第一任童書大使,此職位的誕生用意在提升兒童青少年文學的重要性,而席斯卡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現今廣泛的兒童文學讀物,改善全美兒童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知名美國童書作家麥德琳.蘭歌(Madeleine L'Engle)於2007年9月6日病逝於康乃狄克州的安養院,享年八十八歲。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17年是一段漫長的時光,足夠讓一個剛呱呱落地的小娃娃長成亭亭玉立的青少年、足夠讓一位青春活潑的少女轉變成二個寶寶的母親。17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從構思到最後一本故事出版的時間,這17年間,哈利波特陪伴了全球各地許多孩子們的成長。

起源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相當喜歡尼克‧夏瑞特(Nick Sharratt)的插畫,作品顏色鮮明且用色大膽,但又不致於讓人眼花瞭亂,人物的臉部表情變化多端,非常生動。他的插畫廣為人知最早該是源自於與2005~2007年英國桂冠作家賈桂琳‧威爾森(Jacqueline Wilson)的合作,1991年威爾森的第一本小說《The Story of Tracy Beaker》(比克的故事)出版,揭開了二人合作的序幕。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時期▼

西元1969年人類首度登度月球,同年,莎拉‧方納利(Sara Fanelli)誕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並且在那兒渡過她的成長歲月。不過,自從十幾年前在倫敦研讀藝術和設計課程後,她便定居在那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方納利對藝術的喜愛自小開始,他的義大利籍父親是佛羅倫斯一所大學裡的建築系教授,而美國籍母親則曾在高中教美術史,由於父母皆沈浸於藝術中,父母總是鼓厲方納利和他的兄弟姊妹們多接觸藝術,並且常常帶他們去觀賞不同的展覽。方納利的家裡總是陳掛著許多畫及創作原稿,所以他從七、八歲開始能辨識不同的繪畫技巧,她個人特別喜愛日本的木刻畫。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近年來,漸漸有很多繪本開始走雙語版,但其中的英文版多是台灣出版社為了配合本土雙語教學所翻譯,只限於國內販售,並非由英語系國家的出版社向國內出版社取得版權、進而翻譯的作品。
 

目前國內兒童繪本作家的作品由外國出版社發行英文版本的只有李瑾倫和陳致元的創作。李瑾倫1999年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行畢業展時,吸引了一些國外出版社合作的意願,2001年她和英國著名的童書出版社Walker合作了《The Very Kind Rich Lady and Her One Hundred Dogs》(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100隻狗),不過該書是先發行英文版,接著才出中文版,而陳致元的作品是先受到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肯定,才邁向國際,由國外出版社取得翻譯權並譯成英文。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提到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的名字,大家或許略感陌生,但如果提到《綠野仙蹤》的故事,大家肯定會露出熟悉的表情,法蘭克鮑姆是《綠野仙蹤》一書的作者。《綠野仙蹤》一書於2005年11月由華文網重新改名、翻譯後出版,出版小組考量到《綠野仙蹤》這個名稱並不完備,因為,事實上奧茲國並不是「綠色」的,而是有五種顏色:紫、紅、藍、黃、綠,代表著每各國度的顏色,而綠色只是奧茲巫師所統治的翡翠城堡的顏色,當重新再出版時,他們便決定將這本書的書名《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還原為《奧茲國之偉大巫師》。

法蘭克•鮑姆的一生很精彩,除了寫作外,他也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而他的人生過程,也和《奧茲國之偉大巫師》裡的桃樂絲頗為類似,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從一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城市。鮑姆的全名大都以L. Frank Baum呈現,L.這個字母其實代表著包姆的名字Lyman,取自於他一位伯叔的名字, 不過他很討厭這個名字,較喜歡大家叫他Frank,家境富裕的他,1856年出生於紐約州近雪城的一個小鎮,鎮上現今有座以他為名的博物館。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不認識William Steig前,我實在很難把這位老阿伯和《史瑞克》連想在一起。

可是在慢慢地了解Steig的創作作品後,我實在不意外他能創作出如此幽默且又顛覆傳統童話的故事,就讓我們選幾本Steig較廣為人知的作品來看看吧!在Steig的創作裡,好像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任何一般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在他的故事裡,看起來似乎再自然不過,好比在《驢小弟變石頭》(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裡,一隻驢子在收集石頭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顆魔法石;在《奇奇骨》(The Amazing Bone)裡,一根骨頭有能力施魔法;而在《Tiffky Doofky》裡,一隻大莽蛇愛上了一隻拾荒的小狗。Steig自己曾說,他的創作是隨意把東西拼湊在一起,接著再來發掘會發生什麼事,雖然是隨意的組合,卻帶給了讀者莫大的歡愉。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轉貼)

艾瑞克•卡爾192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父母是德國人,6歲時舉家返回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度過一段不算快樂的童年。艾瑞克•卡爾說,正由於童年時期不愉快的求學經驗,因此日後他創作的最大動力便是「讓所有的孩子都熱愛學習、喜歡上學」。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lane

左邊戴眼鏡的那位是藍‧史密斯(Lane Smith)。

w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